“迎秋”:宫廷排场民间风雅
古人晒物过立秋。资料图
“秋”最早出现于《殷虚书契后编》,其中的甲骨卜辞写道:“今秋我入商”。立秋意味着夏秋之交,因此,古人非常重视这个节气。
据《礼记·月令》记载,在周代,每逢立秋这天,天子会亲自率领文武百官到西郊设坛迎秋,举行祭祀秋神的仪式,并下令武将开始操练士兵。在汉代,官方迎秋的程序更讲究排场。《后汉书·志·礼仪》说,立秋当天,百官都要换上皂领白衣,在西郊迎接第一阵秋风。仪式结束后再换绛色朝服,一直要穿到立冬。
到了宋代,迎秋变成了一种颇为风雅的仪式。据《梦梁录》记载,宫廷会派人把盆栽的梧桐移入殿内,等时辰一到,太史官便高声奏道:“秋来了!”梧桐树应声落下一两片叶,以寓报秋之意。《东京梦华录》记载,立秋那天,北宋的东京满大街都是卖揪树叶子的,“妇女儿童辈,皆剪成花样戴之”。还有人习惯以石楠红叶剪刻花瓣簪插鬓边、以秋水吞食小赤豆七粒,以平安度秋。
立秋也寓意着丰收季的开始。如今,在湖南、江西、安徽等部分地区的村庄,村民们利用房前屋后及自家窗台、屋顶架晒或挂晒收成的农作物,久而久之演变成名为“晒秋”的传统农俗现象。在江西婺源篁岭古村,晒秋是农家喜庆丰收的“盛典”,已经成为当地一道独特的风景线,每年都吸引许多游人前来赏秋拍摄。
“写秋”:悲和喜都是文人时尚
秋天的启幕,开启了文人墨客的灵感。古往今来,在许多诗词中,“伤春悲秋”都是时尚的主题。
唐代诗人李益在立秋当天揽镜自照,感慨韶华不再,写道:“万事销身外,生涯在镜中。唯将两鬓雪,明日对秋风”。而杜甫的“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柳永的“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等,更是进一步借秋景来抒发伤感情怀,给“秋”字更增添了一份惆怅。
就在众多诗人纷纷“悲秋”之时,唐代诗人刘禹锡却“不走寻常路”,在诗人朋友圈中脱颖而出。《秋词二首》中写道:“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在他的眼中,秋天比春天还要生机勃勃、令人振奋。这首诗也成为了千古传诵的名作。
清代余省《种秋花图》(局部)。资料图
立秋带来丝丝寒意的同时,独特的秋日美景也相伴而来,成为了诗人笔下的好素材。无论是刘瀚的“睡起秋色无觅处,满阶梧桐月明中”,还是范成大的“行入闹荷无水面,红莲沉醉白莲酣”,都让人仿佛置身于静谧闲适的情境当中。而陶渊明的一句“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从秋天风光中道出悠然自在的心境,更是让后人倾羡不已。
“吃秋”:这一天有理由大快朵颐
“立秋之日凉风至”,熬过炎炎夏日,人们更容易产生食欲。因此,立秋的许多民俗也多与饮食有关。
从清朝开始,民间有一项“时髦”的风俗,就是在立秋这天用悬秤来称体重,然后将此时的体重和立夏时对比来检验胖瘦。若体重减轻就叫“苦夏”,然后就得“补”。清代《京都风俗志》中写道:“立秋日,人家亦有丰食者,谓之‘贴秋膘’”。这就是“贴秋膘”的由来。
俗话说:“秋季补的好,冬天病不找”。贴秋膘在北方尤其盛行,在老北京的四合院人家,立秋时多炖肉、烧鱼、炖鸡鸭,其肉多烹制成红烧肉、白切肉或自制酱肘子肉,可谓都是实打实的“硬菜”。
许多民国文豪都热衷于“贴秋膘”。汪曾祺在《贴秋膘》中写道:“北京人所谓‘贴秋膘’有特殊的含义,即吃烤肉……羊肉切成薄片,由堂倌在大碗里拌好佐料……顾客用长筷子平铺在炙子上烤。”张恨水在《说北京》里写道:“各人在甑上占一块小地盘烤肉……偶然交上一句话:‘味儿不坏!’于是做个会心的微笑。”如此接地气的吃法,是美食家无疑了。
除了“贴秋膘”,立秋还有“咬秋”的习俗。清朝张焘在《津门杂记·岁时风俗》中记载:“立秋之时食瓜,曰咬秋,可免腹泻。”在江苏等部分地区,人们习惯在立秋这天吃西瓜以“咬秋”,据说可以不生秋痱子。在乡村,人们结束了一天的劳作,围坐在一起吃西瓜,感受到的是一种丰收的喜悦。
结语:“云天收夏色,木叶动秋声”,虽然立秋代表着传统意义上的秋天开始,但此时三伏天仍未过去,可能会有“秋老虎”的预警,还是要注意适当的防暑。在“贴秋膘”的同时,也要注意适量,避免上火或消化不良,健康度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