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六中艺术团高考应援曲:烈日下舞蹈 过程都是泪
来源:人民网 日期:2020-07-12 16:30:45
“我相信我就是我,我相信明天,我相信青春没有地平线。”7月6日,人民日报发布了一支由厦门六中艺术团演唱的《我相信》高考应援曲,引发了社会关注。
视频来源:@人民日报微博(03:12)网友们对厦门六中艺术团并不陌生,这支校园合唱团用“阿卡贝拉”表演形式唱出多首感人至深的优秀音乐作品,《稻香》《青花瓷》《凤凰花开的路口》《鱼戏莲叶间》……最为知名的是《夜空中最亮的星》。去年7月,这支合唱团的指挥——高至凡老师因突发重疾抢救无效,不幸辞世,众多网友追忆。
参与翻唱改编《我相信》创作的教师陈琦接受澎湃新闻采访时表示,此次作品从定稿到出作品约12天,由66名学生完成演出,在拍摄过程中经历了不少曲折:时间紧迫,只能边排、边改、边拍;连续几天在高温下拍摄,自嘲“烤猪脚”;为了作品画面有更显得青春,一些同学还“忍痛”将头发剪成小马尾。
厦门六中合唱团演唱《我相信》为高考考生加油。本文图片均为演唱视频截图在疫情背景下的这次高考,社会情绪和以往大有不同。“大家都在想着说用自己的力量为高考加油,就像我们最后作品里的那一句话,‘爱拼才会赢’。用尽全力去拼一次,你一定会取得成绩的。”陈琦表示。
送给今年疫情背景下的高考考生
澎湃新闻:什么原因让合唱团来选择重新翻唱这首歌呢?
陈琦:我们今年疫情期间做了一个“解忧杂货铺”系列的音乐剧。“解忧杂货铺”是我们学校的一个心理工作室的品牌,就是帮助大家排解忧愁、忧虑。
尤其今年这个疫情期间,出现了很多“烦恼”:老师也烦,学生烦,家长也烦,所以当时我们第一期的音乐剧就选择了《最近比较烦》这首歌曲。做完了以后,社会反响效果也是特别好,新华社、人民日报等也都做了转载。
当时网友就留言说:什么时候再推第二季?他们很想看第二季我们能搞出什么花样。我们就开会研究说要准备推第二季,第二季正好是高考。今年的高考又跟以往的高考不一样,推迟了一个月。
澎湃新闻:这个改编的歌曲是什么样一个故事线呢?
陈琦:最初我们也是想做成音乐剧,本来有一条故事线索,就是讲述一个小男孩成长的经历。他从上学第一天闹钟铃响了起来,跟爸爸吃完早餐,快乐地和爸爸妈妈分手,说“我要去上学啦”。然后就到初中、高中,碰到疫情,然后心理出现了一些问题,最后解决了这些问题。唱着《我相信》走进高考的考场,我们本来是准备用这么一条故事线来做的。
正好人民日报有人主动找到了我们,说他们也想做一首送给今年高考生的作品,叫《我相信》,就跟我们的创意不谋而合了。
讨论了一个多星期吧,最后达成了一致的意见,就是用这种歌舞版的形式来展现学生们的青春和活力,用我们整个艺术团的全部的力量来做这件事情。
澎湃新闻:节目完成是怎样一个过程呢?
陈琦:今年疫情期间,我们很多艺术团毕业的学生没法回学校去上课,这些孩子也是发扬我们艺术团的传统:传帮带,老带新。他们这段时间也回到学校里,就是帮我们老师来代课,然后来训练学生,把他们在大学里学到的一些宝贵的知识,来传授给我们艺术团的孩子。
所以,这次活动就变成了我们在校的学生,还有我们已经毕业的学生一起来完成。这是一个很大的任务,66个人的大规模的演出,很辛苦。
学生忍痛将头发剪成“小马尾”
澎湃新闻:这么多人的演出,您印象中有很艰苦的过程么?
陈琦:从稿子确定下来,到作品排列到拍摄,前后也就12天。很多东西就是边排、边拍,然后边改,因为时间真的是太赶了。
最早我们还是想用“一镜到底”的这种拍摄手法,但是真正在拍的时候,发现没有大量的时间来排练,根本完成不了,所以我们就后来又做了一个分镜头的设计,这是第一个难点。
第二个难点,我们每天拍摄的时间点是不多的,因为有很多室外的场景需要拍摄。光一个开场就拍了三次,因为学校的操场正好要在下午五六点的时候拍才比较合适,太晚了对面有一座楼阴影下来了,整个操场是没光的。如果是时间太早,光又太亮了,学生的眼睛睁不开,对着太阳没法睁眼。
澎湃新闻:时间也耗费了很久吧?
陈琦:正好碰上厦门的高温,我们前期拍摄用了3天,最后又补拍镜头用了1天,整整用了4天来拍摄,还是蛮辛苦的。但是艺术团的孩子发扬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只要有需要马上冲上来,没有一个孩子抱怨说“老师,晒死了”,“老师,累死了”。大家都在想着用自己的力量为高考加油,就像我们最后作品里的那一句话,“爱拼才会赢”。
第三点,也是让所有人很心疼的:剪头发。我们最早初稿出来的时候,教室里的那一段舞段就是为了展现学生青春张扬的气息,在舞蹈肢体语言的设计上,设计了一些甩头发的动作。
有些孩子头发留得特别长,结果视频出来了以后,发现很多长头发一甩甩到了脸上,显得特别凌乱,画面不干净。大家在审片的时候就提出修改意见说看看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建议我们改动作或者是想其他的办法。
我们就跟孩子们商量说:咱们能不能把头发统一剪成小马尾?有的同学的头发编得真的很长,都已经及腰了。孩子们没有一句怨言,边哭、边笑、边剪,这边流着泪,这边笑着说:可以,老师。我也不忍心,但是所有的人都是在为了这个作品能呈现出最好的状态努力着。
有学姐也会鼓励和调侃这些学妹说:学妹们,你们没有被陈老师剪过头发是不完整的舞蹈人生。
最后画面出来,我还是真的还是挺满意的。因为整个画面青春阳光朝气。很多网友评论说:这就是学生最美的样子,很整洁,很阳光,然后也没有什么脂粉气,就是一张干干净净的脸,朴朴素素的校服,所以可能这一点会让大家觉得会比较感动。
在表演中感悟拼搏精神
澎湃新闻:在这个表演过程,你有什么新感受么?
陈琦:我来六中有 21年了,六中艺术团走到今天,拼搏的精神特别让我感动,而且这种精神是“代代相传”的。平时在训练中,我们就制定了一系列的计划,比如大的学生来带小的学生,跳得好的带跳得不好的,老的来帮助新的,这就是“传帮带”的传统。
坚持这么多年,需要一种传承的力量,还有一种拼搏的精神。这么热的天,我们有一段舞蹈是在天台上跳,这种天气下天台地面的温度至少已经有50摄氏度了。
他们开玩笑说:“老师,我们这次过来烤猪脚的。”大家没有办法把两只脚同时放在地板上,过几秒钟就已经烫的都不行了,就左脚一下,右脚一下,一直来回这么颠着。
音乐一响起,大家把这些全部都忘了,在音乐里面尽情地来绽放自己的笑容,挥洒自己的舞姿。其实我在旁边也真的是蛮感动的。
澎湃新闻:怎么带好这样一个团队呢?
陈琦:其实表面他们上叫我“陈妈”,背后里都把我当成严格的“母老虎”。我觉得一个队伍一定要有一定的规章制度,严是一种爱。我会把我自己的成长经历也分享给同学们,以前老师的拼搏和认真,让我也实实在在学到了东西,所以我跟孩子们说:平时严格要求你们,真的是为你们好,希望你们能明白老师的一片苦心。
可能在当下孩子们不太理解,觉得老师是教条主义,说老师怎么对他们这么严格。但是毕业后的孩子们——他们已经到各个学校去当声乐老师、当舞蹈老师——会说:“老师,我自己当了老师才终于知道您的良苦用心了。”我会请这些孩子回来,再来把他们的亲身经历讲给我们当下的孩子听。
虽然学生觉得老师严,但是他们如果发自内心地觉得老师是真正爱我的,是疼我的,是为我好的,就不会去排斥和抗拒,会欣然接受。学生有这种拼搏向上的精神,还有这么多年积淀下来的传承,才会让六中艺术团越来越好。
澎湃新闻:对这个作品还有什么想法么?
陈琦:因为时间真的很短,如果是时间再长一点的话,我们用这种“一镜到底”的形式,或许拍出来可能又是另外一种不同的效果,会更好更完美。希望在下一次作品能够有更完美的呈现。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