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短短两周的时间内,联合国儿童基金会驻华办事处和腾讯就收到来自15至24岁青少年所提交的757份与青少年数字权益相关的解决方案。经筛选,五名青少年被授予“数字权益青年倡导者”称号,获得向观众分享解决方案并与专家交流的机会。他们的提案内容涵盖全社会共建的网络安全、以家庭为单位的互联网教育、以数字技术弘扬传统文化,以及科技无障碍、从赋权到赋能提升青少年网络素养。
“2019冠状病毒病疫情期间,儿童青少年的上网时间在增加,他们所面临的网络风险也可能随之加剧。”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代理驻华代表郑道(Douglas Noble)说,“青年人是推动落实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的重要参与者,我们需要倾听他们的声音。让儿童青少年更广泛地从数字技术中获益的同时,确保他们免受网络伤害并学会在使用网络时如何保护自己,二者同等重要。”
“在引导青少年安全上网、健康用网这一问题上,我们坚信‘疏堵结合’的方式可以为青少年带来更好的数字生活体验。一方面保障青少年的网络安全,另一方面为青少年提供更多、更合适的数字内容。”腾讯未成年人保护体系负责人郑磊在活动上说。
自2017年起,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与腾讯就儿童网络保护项目展开战略合作。双方共同致力于确保所有儿童都能享受到安全、积极的上网体验。三年来,双方一起在儿童青少年网络权益保护领域开展探讨和合作,例如儿童网络安全研究、公众意识提升、国际交流研讨等。
23岁的研究生杨静瑶提出希望通过加强顶层设计,全社会合力创造一个对青少年更安全、友好的网络环境。例如推广类似“护苗·网络安全课”这种政企合作的未成年人网络安全教育体系。对此,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政策与经济研究所副所长张春飞提到,政府部门也越来越重视未成年人网络保护问题,最近国务院公布了2020年立法工作计划,制定、修订《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列入其中,个人信息保护、不良信息治理等都是重点关注的议题。
17岁的中学生纪小楠提到:“围绕‘网事’,亲子关系应该由对抗转向对话。父母与孩子平等讨论与分享,共同学习提高,共同制定‘上网规则’。” 她同时表达了希望将网络素养列入学校课程的想法。针对这一提案,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常务副院长陈昌凤教授结合作为家长的亲身经历,认为亲子沟通机制的建立对提升家庭网络素养有重要意义。她建议,在技术使用层面,孩子们也要学会反哺家长,主动给长辈一些指引。
19岁的视障青年赵晨分享了自己在使用网络时遭遇的困境,建议通过人工智能及大数据等技术手段为残障人士赋能。“我渴望在不久的将来,当我们手脚不再灵活、说话不再清晰、听觉不再灵敏的时候,仍然能够享有数字技术所带来的种种机遇。”赵晨同学的发言也引发了郑磊的思考。他认为,科技向善应该平等地为每一位用户带来好处,腾讯作为一家以互联网为基础的科技公司,也在不断探索无障碍的科技服务。
“我们完全可以期待,在未来,凭借最新的技术,所有青少年们可以体验更加美好的数字化生活。基于不断发展的人工智能、AR、VR等科技,我们可以尝试运用多样化的手段和方法,助力青少年全面发展,既探索自身,也探索世界,创造无限的可能。”郑磊说。
知名青年影视演员周冬雨参与到此次活动中。通过预先录制的视频,她呼吁关注青少年安全上网、健康用网这一议题,鼓励青少年提出自己对互联网议题的解决方案,并表示将与大家一道努力为数字世界带来积极的改变。
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常务副院长陈昌凤教授、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政策与经济研究所副所长张春飞及网络知名视频博主@小片片说大片作为嘉宾参与了此次活动,对青年代表提交的解决方案进行点评。